首页 九游会app官方下载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九游会app官方下载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九游会app官方下载 > 新闻动态 > 曹甸战役失利, 陈毅要黄克诚做检讨, 黄克诚: 要做检查也是你们做

    曹甸战役失利, 陈毅要黄克诚做检讨, 黄克诚: 要做检查也是你们做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9-07 09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
    曹甸,是位于江苏宝应县东北部一座不起眼的小镇。1940年,华中新四军和八路军在这里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激战了18个昼夜。

    战役失利后,陈毅要黄克诚做检讨。一向有话直说的黄克诚:“要做检查也是你们做。”

    曹甸战役期间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?这一仗该不该打,如何打?一个月后,皖南事变爆发。

    黄克诚将军

    会师苏北与统一军事指挥

    1940的深秋,从华北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,在盐城与苏北的新四军陈毅部胜利会师。

    为了便于统筹华中全局,中央致电时任中原局书记刘少奇,让他“去苏北与陈会合, 布置一切”。

    刘少奇随即率中原局机关等一行人, 风尘仆仆从皖东赶往苏北海安,见到了陈毅和粟裕。

    部队会师了,但华中的军事指挥问题怎么统一?

    当时华中部队已经不少,有黄克诚部2万余人,有陈毅、粟裕部3个纵队1万余人,彭雪枫部6500人,张云逸部5800余人。

    这些部队分散各地, 各自有自己的指挥系统。将来作战需要统一配合,非常有必要在指挥上统一华中各部。

    刘少奇认为,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关键,在于协调八路军和新四军两个指挥系统。

    这次在海安,刘少奇再次提出这个问题,与陈毅、黄克诚商量,并达成共识。

    1 1 月10日, 刘少奇致电中央提出统一中共在华中的军事领导,建议由陈毅同志为华中各部之总指挥。

    两天后中央复电,有条件地批准了这一建议,同意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。

    从这时起, 黄克诚的八路军第五纵队正式归陈毅指挥。这是自红军时期起, 黄克诚第二次直接在陈毅的领导下工作。

    随着陈毅的提升,粟裕成了陈毅的下属,两人之间的搭档关系也暂时结束了。

   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是在原苏北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的,陈毅带走了绝大多数人员原指挥部的人员,给粟裕留下24个人。

    但是善解人意的陈毅将“叶王陶”3个纵队完整交给了粟裕。

    曹甸战役,有两个将领反对

    刘少奇作为中原局书记、新成立的华中总指挥部政委, 要将苏北发展为整个华中抗战的指挥部所在地以及战略大后方。

    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,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绕不过去的坎, 那就是韩德勤。

    黄桥战役后, 韩德勤的主力被消灭一万余人。他率部退守兴化、曹甸一线, 深沟高垒, 坚固工事, 以图再起。

    同时,蒋介石密令顾祝同部队从浙赣前线抽调兵力, 密令汤恩伯、李品仙部30万大军压向华中。

    韩德勤

    根据当时的形势,延安方面认为:留韩比驱韩更有利于我们,如果彻底驱韩,会把蒋逼到墙角,彻底翻脸。

    中央随即将意见转告刘少奇, 并重申“不彻底驱韩”方针。

    然而, 这时的华中战云密布。汤恩伯、李品仙所部13个师正压向淮北、皖东根据地, 磨擦恐难避免。

    为遏制这种局面的发展, 刘少奇再次向中央提出曹甸战役的战略构想,进攻兴化,一举解决韩顽。

    然而,有两位将领提出反对。

    一个是粟裕。他认为灭韩会给蒋介石提供大举反共的借口,政治上不利。

    黄克诚(第一排右三)

    另外一位就是黄克诚。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原则出发, 黄克诚强调应坚持有理、有利、有节的原则。

    韩德勤吃了败仗,退守老窠,我方应站在自卫立场, 不宜主动进攻;从军事上看, 在水网地带攻坚作战, 对我军十分不利。

    还有一点就是,八路军刚刚到达淮海、盐阜地区, 顽军、伪军、土匪、特务等到处骚扰, 根据地内很不稳定。当务之急, 应是剿灭匪顽, 发动群众, 巩固根据地, 先把脚跟立稳, 再相机解决韩军。

    陈粟搭档时期,陈毅负责战略策划,粟裕负责战场指挥。曹甸战役,陈毅旁边没有了粟裕。

    黄克诚:要做检查也是你们自己做

    刘少奇与陈毅等分析了苏北形势后, 再次向中央报告,于11月29日发起曹甸战役。

    此次战役由华中总指挥部直接指挥, 参战单位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一纵队、二纵队、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。

    战役于11月29日拂晓发起, 我军在突破三道防线后,却在曹甸受阻,久攻不克。

    曹甸是宝应县东北的一个集镇, 周围是水网地带。曹甸的守军并不多,有5000余人。然而,敌人的工事坚固, 内有碉堡、暗堡四处相通, 易守难攻。

    黄克诚率领五纵队苦战一夜未能奏效,他看到大批战士倒在泥泞之中,内心非常痛苦。根据以往作战经验, 黄克诚越过陈毅,直接致电刘少奇,对具体打法提出6点建议。

    黄克诚的意见未被采纳。华中总指挥部按照原定计划下达了13日总攻曹甸的命令。

    曹甸久攻不下, 而且伤亡较大。激战18个昼夜,刘少奇下达撤出战斗的命令。

    曹甸战役虽然消灭韩顽8000多人,但未能达成战役目的。

    战后,华中局对战役失利进行了总结,认为主要原因是黄克诚作战不力。陈毅要他做检讨。

    这样的判断让黄克诚觉得很突然,也很吃惊。一向敢于有话直说的黄克诚:

    “我两次提出不同建议。曹甸未打下来,是你们不听别人的意见,要做检查也是你们做。”

    两人谁也没有说服谁。

    抗战胜利后, 黄克诚进军东北, 途经山东与陈毅见面。陈毅在送行时, 诚恳地说道:

    “曹甸战役, 责任在我,没有采纳你的建议。战后还把责任推到你身上,撤了你的职,向你道歉。”

    没想到分别之际, 陈毅竟说出道歉的话, 这让黄克诚十分惊讶和感动。

    陈毅后多次向黄克诚道歉,令其非常感动,一再表示“军长不必再过自责”。

    对曹甸战役, 刘少奇后来也有过客观的反思和自我批评。